電腦剛剛修好, 心情很好, 來寫篇網誌吧。原本應該完成可歆的婚禮日誌, 但是這個女人真的性子很急, 拼命催我, 所以明天再寫吧, 故意釣釣她的胃口, 哈哈。
『回到台灣後都沒有什麼血拼的慾望。』許多去過英國的女生, 在台灣逛街時往往都會有這種感慨。英國的時尚產業是真的非常發達, 佔地緣因素, 就連法國, 義大利或西班牙的品牌, 在英國也隨處可見。許多品牌, 就算台灣也有到處設專櫃, 但同樣的品牌, 在台灣進的貨真的和在歐洲看到的完全不同。
舉例來說吧, 以 Morgan 這個法國品牌而言, 在台灣時, 它給我的印象是走檳榔西施的俗豔路線, 板子又做得很小, 我穿起來簡直像綁肉粽, 而且價錢也很不可愛。但英國的 Morgan , 走得是性感又不失高雅的都會風格, 出遊, 上班或是參加 Party 都很適合穿, 尺寸又很齊全。
這件細肩帶上衣就是 Morgan的, 非常喜歡。不過真的滿露的, 我是絕對沒有勇氣在台灣穿。也許有人覺得其曝露程度等於檳榔西施, 但在台灣的檳榔西施裝裡面, 可找不到在胸前那麼高雅的黑色蕾絲, 也找不到那麼有氣質的圖藤和花紋。

攝於希臘雅典, 帕賽農神殿附近。
我真的超愛 Morgan, 包包和裙子也都是 Morgan的, 想要告訴瑪杜莎, 這件裙子是非常有彈性的, 可以上拉至胸口做小可愛, 裙擺部份寬鬆又可以遮肚肚, 效果非常好。但我得先減掉腋下贅肉再說。
上衣是 Zara 的, 質料超級貼身又柔軟, 它原本是我避之危孔不及的質料, 因為充份顯示我腰部和小腹的贅肉, 但因為穿起來超級舒服, 上面的圖案又讓我驚豔, 價格也還合理, 所以就買下手了。(Zara 也是我非常愛的品牌, 等等討論。)
上衣是以前介紹過的, 斜肩, 一邊是無袖一邊是長袖的 Morgan 上衣, 內搭比基尼上衣真的很有型。裙子也是 Morgan 的。
上衣也是 Morgan的, 以前就有介紹過, 胸口有個若引若現的小洞, 通常我會配顏色鮮豔的比基尼上衣。
這頂草帽不知道牌子, 在大賣場裡面撿到的便宜貨, 台幣 100多元而以。也許在台灣的夜市買得到更便宜的, 但這頂草帽上面有很可愛的繡花, 可以折起來放包包, 都不會變型。丟洗衣機洗也不會脫線和縮水, 超級方便的。
攝於希臘的聖托里尼島。這件洋裝是 Zara 的, 沒有很喜歡, 因為裙子真的太短了, 稍微一彎腰就會走光, 所以要內搭安全褲。因為太便宜了, NT 300 左右, 不買就太對不起自己了。但是沒想到在聖托里尼島穿著它, 跟周遭的環境還真是搭調。
以前介紹過的 Zara 洋裝, 鞋子是在美國 Outlet 買的 Nine West 涼鞋。
這件是 Warehouse 的小禮服, 我是跟別人借來穿的。PS. 我在可歆婚禮上所穿的, 也是 Warehouse 買的, 謝謝可歆送我那麼漂亮的小禮服, 這家的禮服質料都很好。
Kookai 買的洋裝, 好像合台幣才 600 多元吧。台灣的 Kookai 也是很貴。
攝於英國北部的約克。這件風衣是 Miss Sixty 的, 原本掛在架子上時, 一點也不吸引人, 看顏色還覺得有點土土的。會拿起來看, 是因為實在打太多折扣 (也許是不起眼, 所以沒人要買吧。), 原價約 NTD 3300 元上下, 打折後大概 NTD 800 左右吧。一試穿就馬上決定買了, 穿起來真的很有氣質, 看起來像是多金的都會女子, 哈哈哈。很能擋風, 非常實用。
這些品牌, 有的在台灣未設櫃, 有的在台灣賣到貴得離譜。而我都是在英國趁著聖誕節 (約12月15日至1月初) 或是夏季折扣 (約七月底至八月底) 時買的, 台幣約 300 至 600元之內可以買到一件上衣; 約1000元上下能買到洋裝和裙子。甚至我還撿過最便宜的, 台幣 33 元左右買到一件熱褲 (但沒有勇氣穿, 只敢當睡衣); 65 元買到一雙涼鞋。
聽過一些去過美國血拼的朋友說, 比較起來, 英國的服飾仍然算滿貴的, 而且英國和歐洲很多品牌, 台灣跟本沒進貨, 也沒什麼知名度, 所以讓一些台灣人卻步。因為整體而言, 美國的服飾較英國便宜, 而且美國比較沒有那種在台灣沒人聽過的品牌。
在美國的 Outlet, 有時候 5 元美金能買得到知名品牌的上衣; 10 美金內買得到褲子和裙子。而在英國, 就算是在折扣期間, 一件最便宜的上衣可能就差不多要 10 美金。據說有些英國人也喜歡到美國血拼。但我個人認為, 歐系的品牌比較時髦, 比較有設計感, 比較獨特, 我推測歐系服飾普遍較美式高價的原因, 可能是: 服裝公司花了不少錢請時尚設計師。
如果是勇於嘗試和創新, 或是喜歡異國風的美眉, 如果來到英國, 不妨多花一點錢, 對自己好一點, 買些歐系的流行服飾回去。(台灣還沒流行異國風時, 英國很多服裝就融合印度式的圖藤和剪裁了。)
走在台灣的街頭, 絕對會非常搶眼。試著想一想, 如果在台灣, 想要買到那麼有時髦的服裝, 可能要到百貨公司專櫃, 荷包肯定失血更多。若是要買很一般, 很低調的上班族風格, 或是休閒運動風, 那就比較建議在台灣或是美國購買。( 我的運動衣大多是在台灣買的, 至於 OL風的衣服, 我只有兩件 CK 的襯衫。)
推薦幾家我認為不錯的英國式或是歐式品牌: (點品牌名稱可以連到官方網站唷)
H&M: 走低價路線, 價格比台灣的 Net 稍貴一點, 風格也和 Net 比較類似, 走休閒風, 但是款式比較多元化, 也比 Net 有質感。香港有 H&M, 女人我最大也介紹過, 我猜搞不好以後台灣也會引進, 這個牌子我是覺得還OK, 適合比較走低調或是休閒路線的美眉。
Ware House: 不是很便宜, 但有賣一些很不錯的小禮服, 參加婚禮可讓人眼睛一亮, 差不多花個 4000元台幣左右能夠買到一套, 質感和款示都非常不錯, 我沒有場合穿所以不太會買, 但逛到時, 都會忍不住抓個幾件試穿, 狂照鏡子。
Karen Millen: 走高價路線, 有賣一些高級 OL 風, 或是漂亮到讓人愛不釋手的洋裝和禮服。工做得很細膩, 質料也很好, 實在買不下手, 但逛到這家店, 我也會忍不住抓個一堆去試穿。
Zara: 台灣沒有進, 但據說有人會特地去香港買, 其實我覺得 Zara 很棒, 質料還OK, 款式豐富又有設計感, 價格在時尚品牌裡算是很便宜的。有時候打折時, NT 300元上下 就能買到上衣或洋裝。
Miss Sixty: 打折時我買過他們家的洋裝和風衣, 我個人沒有特別喜歡他們家的東西, 但有時也會挑到便宜又好看的衣服。很多美眉很愛他們家的牛仔褲, 我想說等減肥成功再去看看。(在台灣吃太多, 肚子變大, 現在很不喜歡穿牛仔褲, 嗚嗚。)
Dorothy & Perkin: 走低調, 休閒, 或是 OL 路線。價格還OK, 這家的衣服不是我的風格, 但我每次逛街一定都會進去, 因為我超愛他們的耳環, 戒指, 項鍊。這家的首飾很有設計感, 款式豐富, 又常常打折。NT 65 至 200 元之內就能買到超炫超亮麗的配飾。
結論是, 我喜歡在英國血拼, 也喜歡在美國血拼。個人心得是, 英美兩地的衣服, 大致來說質料都還不錯, 我這麼粗魯, 什麼都丟洗衣機的人, 在英美兩地買的衣服, 被洗過好幾次, 也沒有很明顯的退色和起毛球。(但偶爾會被我不小心勾破或是扯破...) 主要是看個人喜好, 比較低調, 走上班族風格的美眉比較適合美式風格; 而比較敢創新, 敢嘗試不同造型的美眉, 適合歐洲和英式風格。
總之, 在英國和美國血拼最大的好處是, 隨便你試穿多少, 都不用買, 店員也不會趕人或是擺臉色給妳看。這點『資源』, 美眉們要好好利用唷。女生出國最快樂的是, 就是把最漂亮的衣服都拿出來穿, 打扮得最亮眼。